阅读历史 |

第28章 替身(11)

加入书签

“这个就不好说了,”张芷晴头也不抬的说,“说不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王桓发在社交平台上的照片,觉得这人很合适,就试着去调查他一下。对于徐家成这样的大老板,花点钱雇佣一名私家侦探去调查一个陌生人,比吃顿好的贵不了多少。”

“王桓真的玩社交平台吗?”黄粱怀疑的问。

“他才四十出头,放在二十年前算是中年人了,现在可不一样,五六十岁甚至年纪更大的人也是成天泡在社交媒体上,常有的事情。”张芷晴见怪不怪的说,“多亏了交友软件的盛行,给这些躁动不安的灵魂们以鬼哭狼嚎的渠道。”

“说不定这个王桓虽然人在小县城里打工,不过心思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花花世界呢。就不说别的,臭大叔,你前段时间不也是经常在网上和人聊天要照片吗?”

“啊,还有这种事儿?”黄粱惊讶的看向面露尴尬的王建仁。

“那个...不是,那时候哥哥我还是单身,是在认识我未婚妻之前,那时候我、我想、我想和人聊点儿啥不都是、不都是正常的吗...”王建仁心虚的说,“丫头,话说你是怎

么知道我在网上和人聊天的?我也没在网上发过照片啊...”

“你要是发照片的话,就没有哪个视力正常的人会和你聊天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是专门练胆的,也可能对猎奇感兴趣的,谁知道呢?各种各样的怪人都有。”

“喂!也不至于这么损我吧!”

“臭大叔,你在用那些社交软件的时候,记得把推送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的功能给关掉,否则即便不去找,你自己都会在我的熟人列表中冒出来。”

“是吗?”王建仁瞪大眼睛问,“好吧...我是不太懂这些,玩的也不是很多,我其实就是和人聊聊天,真没什么,你们可千万别告诉我未婚妻呀。”

“那就是你自己要操心的事情了。”

王建仁嘿嘿一笑,试图把这一话题的关注点从自己身上挪走,“那可能就是呗,是徐家成偶然间在网上发现了有王桓这么一号人,然后就派人去调查了一下,如果直接找上门,王桓可能不会答应,就找了这么个中间人,编个蹩脚的借口,把王桓给骗到京阳市,应该就是这样。”

对于王建仁给出的这番推论,黄粱总觉得哪里有些

不对劲,勉强能解释,但还是有些单薄。难道这一切都只不过是由于一次徐家成在网上的无心之举才导致的吗?要知道他瞄准的可是一条人命和巨大的家产,不说是做到万无一失,也不能采取这种随机性过大的方式吧。不过暂时黄粱也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释,只能暂时将这个问题放下,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王桓是死是活。

“要是王桓真像你说的,连他家人都不知道他的近况的话,那十有八。九这人应该就是嗝屁了。问题是怎么把金娜那对夫妇和失踪的王桓联系到一起,你有想过该怎么办吗,梁子。”

“这个嘛...说实话我也是束手无策。最好的结果是咱们是在浪费力气,王桓已经回到家乡,结束了给有钱人遛狗的生活。”

“反正就是要么死王桓,要么死徐家成,总得死一个是吧?”

黄粱点点头,“希望不是老王吧。”

“你这话怎么听着像骂人呢?”吐槽了一句,王建仁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溜溜达达的往门口走去,“今天就到这里吧,哥哥我得回家休息,这一天啊,公务繁忙!”

“那也不耽误你在网上瞎

聊天啊。”张芷晴说。

王建仁险些摔个跟头,“你可别扯淡啊!这种事在认识我未婚妻后就不再发生了!”

“行了行了,你最好是没有。臭大叔,你要知道,想捏住你的小辫子,对我而言轻而易举!”面对张芷晴赤裸裸的威胁,王建仁打了个冷战,逃一般的穿上皮鞋跑了出去。

和警方的办事效率相比,李海柱就显得慢得多了,黄粱这边已经把去王桓老家的车票订好,他那边才发来消息,说是已经联系上王桓的家人。据王桓的家人说,自从王桓去到京阳市后,就再也没回过家,联系也已经断了有几个月之久。

得知这些消息之后,黄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推论,他打算实地去王桓生活的那座小县城走一圈,和他的家人们面对面聊聊。这一趟旅程虽然可能毫无结果,不过是白白浪费了上千块钱的车票和宝贵时间,不过黄粱还是决心走这一遭。

第二天去火车站取了车票后,黄粱坐上了这趟没什么乘客的列车,由于不是繁忙的时间段,整整一节车厢内就只有他这一位客人。享受了一段孤单安静的旅程后,乘坐了六个小

时的高铁,黄粱拎着行李箱走出了这间竣工没几年的崭新高铁站。坐着高铁巴士,黄粱顺利的达到了这座名叫康阳的小县城。

王桓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并在人生最大的失利——考研失败后又回到这里,度过了十几年碌碌无为的人生。

黄粱选择了一间位于市中心的快捷酒店。开好房间后,这才翻出来李海柱发给自己的王桓亲人的联系方式。李海柱还算是靠谱,他找来了王桓亲哥哥的电话,并事先和这人打好招呼,多亏他这个传声筒的存在,黄粱才能顺利的和这名叫做王友的男人联络上。

由于王友这个星期刚好轮到夜班,白天有时间,黄粱也就顾不上舟车劳顿辛苦,提出现在就见一面的请求。约定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黄粱顾不上把衣服从行李箱中拿出来,只是去卫生间匆忙擦了把脸,就匆匆走出酒店,打车赶赴约定的地点。

虽然十分焦急,可黄粱还是遇上了个不怎么地道的出租车司机,一听乘客的口音。就知道黄粱不是本地人,司机大哥就天南海北的侃了起来,故意绕远路,让黄粱多花了近一倍的车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