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回乡养病(2)

加入书签

“放心吧,二姨现在身体还好着呢,就是骑个电动车,没事儿!你忘了你小时候上学,是谁天天骑自行车送你到几十里外的小学上学的呀?”

“那倒确实是。”黄粱笑着说,“就是没忘才担心您啊。您当年自行车骑的那叫一个快,我坐车时都不敢睁开眼睛。”

“那是你这孩子胆子太小!小时候安静的跟个小女孩似的,连和人说话都不敢。谁能想到你现在变成这模样了,比谁都能作死。”

黄粱苦笑几声,不敢反驳,任由二姨数落着自己。把那些车轱辘话又说了一遍,二姨才满意的点点头,把手中补好的衣服放下、将针线收好,左右摇晃着有些僵硬的脖颈。

黄粱出神的望着窗外的院子,又想起方才目睹过的那辆奢华低调的豪华轿车,没怎么想,话就脱口而出:“二姨,咱们屯子是来新住户了吗?我刚才看到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不知谁家的院里。”

“黑色轿车吗?就是看着就特别贵的那辆?”

“对。”

“应该是住大马哈他家院的人。”

“大马哈吗?这人还活着?”黄粱问。

“早就没了,埋地里好几年了。他现在要活着都一百多

岁了。”二姨大咧咧的说,“大马哈过世后,那房子就落到他大孙子手里,那人现在在城里住,平时根本就不回来,那院子空了好些年,前不久才又住进去人了。”

“是大马哈的亲戚吗?”

“应该不是。看样子是城里人。应该是上咱们乡下来体验生活的。这样的人现在可多了。都是过来住上几天,然后就再也不来了。”

“啊,很多吗?”

“要我说就是吃饱饭闲的。就咱村子空着不少房子,平时也没人住,前几年全都重新翻修了一遍,房子都可好了。但架不住村里人都喜欢在城里住啊,在城里住多方便。

“要我说啊,人就是不知足,在乡下住惯了吧,就想往城里跑,而那些城里的有钱人却想着来乡下散心,然后两伙人就想一块去了,你付我钱、我把房子租给你。有个词怎么说来着?都赢?”

“双赢。”

“对,双赢。还有人来咱家问过呢,问我这地方住一个月多少钱,我没租他。他住了,我去哪儿住啊?”

“您可以来我家住啊。”

二姨翻了个白眼,“你家?你家那小地方够谁住的呀。住个一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我都得憋死

。再说我这满院子牲畜谁能养?不行不行,反正村里房子多,找别人家住去吧。大马哈的房子不就租出去了吗?这都已经租了大半年了。”

“啊,已经住了这么久了吗?”

“我记得是过完年没多久,就有人住进来了,那之前还折腾了好几个月呢,咔咔翻修啥的。你看现在都快到年根底了,起码半年多了。”

“好吧。”黄粱点点头,“这人是打算在这里定居了呀。这半年多一直没离开过吗?”

“应该也离开过吧,我也没太主意。不过倒是隔几天就能见到那老头。”

“是一位老人家吗?”

“对,反正是一头白头发了。个头也不高,看着吧,像是0多岁,也可能年轻点。人啊,只要是满头白发,看着就特别显老。我还寻思哪天去镇上染染头呢。”二姨伸手揉了揉自己夹杂着灰白头发的长发。

“二姨用不着,看着可年轻了。”

“你给我上一边拉去。现在都开始糊弄二姨了,二姨还没老糊涂呢,晚上准备吃什么呀?给你烙两张大饼吃?”

黄粱眼前一亮:“行啊,二姨做的葱油饼最香了。”

“行,等着吧,一会儿就能吃上了。

”二姨下了炕,风风火火的就去准备和面烙大饼。

晚上吃了一顿美味的葱油饼,吃饱喝足的黄粱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一边看着带来的,一边时不时眺望几眼窗外宁静的田园风光。心平静的宛如是一汪密林中的潭水。

或许是因为四周太过寂静的缘故,早早的,还不过晚上十点钟,黄粱就在炕上铺好被褥,钻进被窝的他把灯光熄灭,给和张芷晴发了几条信息,然后就闭上眼睛。没过多一会儿,他就沉稳的睡熟了过去。

这一晚上黄粱睡的尤为踏实,几乎就是眼睛一闭一睁,第二天清晨就到了。感觉神清气爽的他换上一身运动服,打算去到乡间小路上散步,呼吸点清新的空气。

二姨早早就醒来了,正在厨房里忙活早饭。和二姨聊了几句,黄粱就推开房门走出了平房。清晨的风略有些阴凉,太阳已经挂在天上,撒下的明媚阳光照亮了院子内的笼舍。鸡鸭鹅狗全都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的发出声响,有几只格外活泼的正在互追逐。

黄粱躲过那只追着土狗满院子乱跑的大鹅,推开院门,站在水泥路旁做了几个热身动作,然后就慢悠悠的沿着

水泥道旁的窄窄砂石路跑了起来。

虽说时间还早,不过早上五点,但黄粱还是担心要是直接跑在水泥道上跑的话,说不定会被撞到。这条乡间小路平时应该没多少车辆穿行,安全第一。

黄粱始终没听到什么大的声响。小村子内一片安静祥和,还没有哪户人家的烟筒冒出烟来。黄粱心想果然是时代变了。他小的时候,早上5点多家家户户都已经起床烧火做饭,小孩准备上学,大人则是准备下地务农。

而现在,村子里却一片寂静,像是人们都还在梦乡中不愿起床。也可能是人少了的缘故吧,在路过那一扇扇院门时,黄粱都会下意识的向院子内张望几眼。

有些院子干净整洁,但一看就是没住人,笼舍内没有牲畜,平房内也见不到人影,不知已经闲置了多久。

而院子里停着机动车辆的,大多数是还有人居住的。不过饲养的家畜也比黄粱印象中的少了许多。很少有人家养猪了,倒是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头瘦巴巴的牛。这些牛被栓在窝棚里,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反刍。即便和向院子里张望的黄粱对上视线,也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是一群呆滞的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