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尸检报告(1)
沈城苦笑着摇摇头:“已经三天没回家了,我老婆孩子现在对我意见很大。”
“还在为郭明晴的案子发愁?”
“是啊,我手里现在就这么一起凶杀案。眼看都要过年了,我们局长给我下了死命令,必须在过年前把案子解决。可问题是现在我束手无策呀!”
“说来听听,让我也乐呵乐呵。”
“你丫别幸灾乐祸!”拿起一次性纸杯给黄粱倒了杯水,沈城重重坐回到他那把转椅里,疲惫用手肘撑在桌子上,“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嫌疑人名单上的人有很多。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所有人名全都被排除了。”
“现在一个嫌疑人都没有了?”黄粱挑眉问道。
“对,一个嫌疑人都没有。郭明晴是在白天遇害身亡,而且是临近中午,和他有过节的人要么在上班,要么在办事,总之都能拿出不在场证明。”
“也是。”黄粱点点头,“那天是工作日,大多数人都不会待在家中。”
“有几个人是待在家里,但邻居家人都能作证。在案发时间段内,他们没有接近过郭明晴居住的小区。郭明晴的家就是第一案发现场,这是毋
庸置疑的。凶手一定在22号上午去过郭明晴的家。在上午10点到12点之间将其杀害。”
“那会不会是21号有人去了郭明晴的家?或者是更久之前。”
“不可能的,”沈城摆摆手,“即便是有人在22号之前进到郭明晴家里就一直没出来。但在郭明晴死亡的时间段内,所有和他有过节的人全都能拿出不在场证明。
“研究这个没什么意义,毕竟不可能有人把自己一天2小时做过什么全都讲清楚,最重要的还是在法医推断的死亡时间内,有谁存在作案可能。没有,刑警队找到的对死者存在动机的嫌疑人,没一个存在作案条件。”
“这还真是稀奇了,竟然一个都没有。”
“谁说不是呢?”沈城愁眉苦脸的说。
“查清楚22号早上9点袭击周涵的人是郭明镜了吗?”
“这点也无法确认。在郭明晴居住的那片街区内,在22号早上没有拍摄到他身影的监控视频。无从判断他是否在那个早上离开过自己家,去周涵上班必经的小巷伏击她。考虑到那片街区的监控系统老化,有很多摄像头损坏,存在太多拍摄死角
。
“如果运气好点,郭明晴是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外出一趟。你还得考虑他乔装打扮的可能啊。视频质量太低了,有的连男女都分不清,冬天大家穿的都厚。”
“也是。”黄粱无可奈何的点点头,“我是不知道怎么能帮上你。这案子没头没尾的,很难找到明确方向啊。”
沈城叹气道:“哎,死者在网上发表过不少有争议性的言论和作品。要是去一条条核查那些在他的主页下谩骂的人的真实信息,别说是今年过年之前,再给我三年,这案子也弄不明白!现在有太多疯子在网络中管不住嘴,有的还真敢在线下来硬的!”
“赛博疯子哪儿都有。你也别太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慢慢调查去吧,反正你们分局局长是给你下死命令,又不是给我下死命令。”
“老黄!你也太不仗义了吧。难得我求你一回,你怎么一点忙都不帮啊?”
黄粱随意的说:“我真帮不上什么。”
“你就不能向周涵再打听打听?”沈城不死心的问,“有没有什么能想起来的人和郭明晴闹过矛盾。”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周涵肯定早跟你们
说了。能闹出杀人这么大的矛盾,在郭明晴的日记中总该记录些什么。你们还是深入挖掘一下那个宝吧。”
“没用的,正经人谁写日记呀?你会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吗?”
“我也不写日记。”
“对啊!”沈城摊开双手,“我也不写日记。写在日记里的能是心理话吗?要我说啊,那根本就算不上是日记!就是郭明晴用来发泄愤怒的脏话集。他可能是得罪了什么人,他自己觉得理亏,就没敢和人说,更不敢在日记里写出来。我觉得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就查一下郭明晴的财务记录。和人发生争端无非是两种情况:钱或情。情感方面不是的话,那就查钱。你们去和银行交涉,还能拿不到郭明进的银行流水?”
“肯定去查了啊。这小子近期没有收到过大笔款项,也就几百几千的进账。他银行账户里只有不到6万块的存款,还没有他一个社交平台上的粉丝多!就这还好意思称自己叫青年艺术家呢。还是先把饭吃饱再说吧。”
“很多出众的艺术家年轻时都是穷困潦倒,有些一辈子都没怎么吃过饱饭,正常。”黄粱随
口说道,目光落在愁容满面的沈城面前的办公桌上。在凌乱的桌面上,他看到一份打印件,上面印着加大加粗的字:医学尸体检验报告。
黄粱心中一动,把这份报告拿了起来。在封面上写着的赫然是郭明晴的名字。沈城瞥了眼黄粱,说道:“这就是郭明晴的尸检结果。在他的血液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质,他被凶手杀死时大概率是清醒的。从他没有反抗这一点也可以证明应该是熟人作案。郭明晴身体上没有明显伤痕,有几处轻微磕碰,应该是中刀倒下时造成的。”
黄粱点点头,目光扫视着这份尸检报告中一行行冰冷的字。法医用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数字把这个叫做郭明晴的年轻人的尸体状况简单明了的呈现在报告中。
郭明晴的身高与体重并不相符,他偏瘦,身体亚健康,但毕竟是20多岁的年轻人,并不存在慢性病或是绝症。他的死因没有任何值得商榷的地方,一刀刺中心脏,妥妥的致命伤。死者在十几秒钟内就会因流血过多失去意识。
把这份报告大致浏览一遍,黄粱最为关心的是判断死亡时间的依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