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生的故事(3)
如果我不是给她洗过澡、换过衣服的话,我不可能相信她是个女的。她现在已经和人都不太沾边了。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一部电影,好像叫做《指环王》,里边有个瘦瘦小小的像是小怪物的生物,和这位老者莫名相似。
我边给她换纸尿裤,边唠叨着让她别再把食物弄在自己身上。换好后,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就悄悄退出房间。她仍坐在床边,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轻轻晃动着身体。我相信她是快乐的,即便她已经无法像是个正常人生活。
不过能有自己的房间、能有规律的一日三餐,还是会让她开心一点吧。她又胖了些,虽然几乎看不出来,不知她会在我这里生活多久呢?
有些人就是无法忍受停下来。
这么多年来,我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人。
将房门轻轻关上,我向楼梯走去,打算返回1楼的餐厅去看看汤炖的怎么样了。当然,我没有忘记先去洗把手。在穿过走廊向着尽头的那间浴室走去时,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瞥向七号卧室的门。
那间房间前不久住进来一位新住户,我刚把那间卧房腾出来没多久,还
以为或许在过段时间才会有新人住进去,那个人的出现填补了这间房间,也让我的生活中多了一抹色彩。
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在七号卧房前放慢脚步,几乎每一次,透过微微敞开着缝隙的门,我都能看到坐在屋内的那个男人的专注的侧脸。
那男人年纪不算特别大,据他自己所说已经六十九岁了,不过看起来却像是六十出头的模样。可能是因为他的眼神还比较明亮吧。他和我一样,也已是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不是很多,但皮肤上的老年斑还是把他年事已高的事实毫无意义的表现出来。
和我这里其他的住户不同,这位名叫李森的新住户每天都会至少出去溜一个小时的弯儿。我不清楚他是去小区附近的那处公园转悠,还是说去附近的市场溜达,隔三差五的,他回家时会拎着买来的水果或蔬菜。
我已经反复跟他说过好几次了,他没必要这样做,每个月交的食宿费中已经包含了餐食费,但他还是会买点食物拿回来。
每次接过他手中的水果和蔬菜,我总觉得像是收了他的礼物,心跳会不由自主的加快。我知道自己对他
有好感。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和我的其他住户不一样,他更加健康、更加睿智,虽然不善言辞。
我很少听他说话。但只要和他目光相交,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能平静下来。他是这里难得的好住户,几乎从不麻烦我,什么事他都可以自己完成。三更半夜发病的事还没有发生在他身上过。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住进这栋房子还没多久吧,才不过一个星期,或许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能对他的健康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过从他每天摄入的药物的量来看,他似乎真的没必要住进我这里。
或许是因为遭遇了家庭变故?我不确定他到底有没有钱,他身上的衣物十分普通。不过我总觉得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身上有某种我之前从未在其他男人碰到过的特质,在吸引着我。
或许是因为他喜欢看吧。
我打量着那本被他拿在手中的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读时看的那本吗?可能已经看完了,拿的是其他。
我这一生中见过很多男人,但都没有像他这样会如此专注的看。
我和李森第一次称得上是对话的交流,应该是在他
住进希望之家的第三个晚上吧。那天我按照惯例照顾好其他住户,本打算只是和他说一声晚安,就回楼下休息,可没想到他就主动问能不能和我聊一聊。
我一直在找机会去了解这位新的家人,可一直都没能找到好的时机。他能主动提及想和我聊一聊,我当然是喜不自胜。
坐在他那间卧房的椅子上,我和他边喝着热茶边随意闲聊。他并没有太谈及自己过往的事情。我见过太多他这种不想提及往事的人了,我也没去问。我很好奇他是怎么被在街上捡到的。
他并没有掩饰什么,而是大.大方方的告诉我。在老伴去世后,他突然没了生活的方向。子女已经去到国外生活,在这个国家、这座城市、这个家中,就只剩下他独自一人,相处了大半辈子的爱人撒手人寰,自己的老朋友们也在相继去世,李森默然回首,发现只剩下他孤独一人。
突然某一天,在出门遛弯时,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开始了流浪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
他并不缺钱,也有房子住,他只是不想再回到那栋冰冷的、只有他一个人心跳的房子里
等死。
他说人总会死,他想死在更热闹的地方。
就是在漫无目的的的流浪中,他偶遇了那个叫做王淑菲的女人。这个在救助站工作的人平时即便下班了,只要遇上需要帮助的人也会不假思索的予以援手。正是因为有她这样的人存在,‘希望之家’才能运转下去。
我希望像王淑菲这样真正关心他人的人多一些。那些只是来表演,只是来目睹苦难、增加幸福感的人少一点。
当我问李森被王淑菲送进这里后他有没有想离开过,李森只是微微一笑,用他那有些沙哑低沉的嗓音回答我说:“我在这里住的很开心,暂时还没有离开的想法。”
对他的回答我很满意,我可能表现的太过高兴了吧。我应该更矜持一些,不过我脸上的笑容并没有持续太久。李森下一个漫不经心的提问让我有些尴尬。
“我听王淑菲说她送进你这里的好几个人最终都离开了,而且是下落不明,是这样吗?”
我有些尴尬的理了下头发,回答说:“算是吧,王淑菲送进我这里的人都是身体还比较健康的,五十多岁,甚至还有四十几岁的。都不甘寂寞。”
↑返回顶部↑